華西村,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,就以農業、農村文化、科技、旅遊工作成就,成為全國聞名的一個“樣板村”,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前來參觀、學習。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,華西的第三產業更是發生了曆史性的巨變,成為“華西旅遊城”、“江南田園旅遊中心”。
2004年,人均工資收入12.26萬元。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。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.76倍、城鎮居民的13.01倍。
華西村村民家家住400—600多平方米的別墅,有100—1000多萬元的資產,有1—3輛轎車。2005年,華西累計實現銷售307.8億元。2006年全村實現銷售超300億,2010年超500億元,每戶村民的存款600萬元--2000萬元。
華西村黨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經營管理之路。華西村積累與分配原則:少分配、多積累、少拿現金、多入股,凡村辦企業的工人,每人每月只領取30%的工資,其餘的70%存在企業作為流動資金,到年底一次性兌現。獎金通常是工資的三倍,但並不發給職工,而作為股金投入企業,第二年開始按股分紅。對承包企業的超利潤部分實行“二八”分成,二成上交村里,八成歸企業分配。留給企業的部分,10%獎給廠長,30%獎給管理人員,30%獎給職工,30%作企業積累。承包者個人所得的獎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業,作為風險抵押金。[4]
江蘇華西集團是全國 鄉鎮企業、全國文明鄉鎮企業、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工業園、全國思想 工作 單位。1994年組建的集團公司,現有固定資產70多億元。2004年,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。2005年,實現銷售收入307.8億元,2006年,要力爭實現400億。集團在2005年度公佈的中國企業500強中,名列第94位;在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中,名列第41位;在中國綜合類製造業中,名列第5位。
一分五統一分,是指村與企業要分開。五統,一是經濟由華西統一管理,二是勞動力在同一條件下統一安排,三是福利由華西統一發放,四是村莊由華西統一規劃建設,五是華西村黨委統一 。